<span id="55vpv"></span>
<listing id="55vpv"><listing id="55vpv"><progress id="55vpv"></progress></listing></listing>

    <address id="55vpv"></address>
    <noframes id="55vpv">

      <form id="55vpv"><th id="55vpv"><track id="55vpv"></track></th></form>
      <listing id="55vpv"><nobr id="55vpv"><meter id="55vpv"></meter></nobr></listing><sub id="55vpv"><address id="55vpv"><nobr id="55vpv"></nobr></address></sub>
      您現在的位置:網站首頁 / 學習資料

      高考作文閱卷中,老師看什么?!

      在高考的作文閱卷中
      平均每篇作文的閱卷時間
      大約是40秒左右
      有些省份為了防止閱卷過快
      設置了每篇作文出卷的時間間隔(一般40~60秒)
      你寄予厚望的800字左右作文
      就被閱卷老師打上了
      一類文(50以上)、二類文(40到50)、三類文(40以下)的標簽
      這么短的時間,真可以判斷一篇文章的好壞嗎
      閱文無數、有經驗的老師,是可以做到的
      尤其是那些優缺點明顯、一覽無余的文章
      經閱卷老師的“掃描”,基本高下立判
      那老師們又是怎么判卷的呢
      閱卷流程是什么?最看重的是什么
      有沒有評分細則之外的參照標準
      現在就來為你一一詳解
      作文閱卷的7個看點
      01流程一:看卷面
      首先,閱卷老師對作文的好感與惡感,第一感覺無疑是書寫。好的書寫就是作文的“顏值擔當”。只有“始于顏值”的開端,才能有“陷于才華”的可能。
      現在大多數閱卷點都使用寬屏電腦,無需翻頁,可顯示作文全貌,不難想象那種初見的感覺。尤其是閱卷老師高負荷運作,頭暈腦脹,精神疲憊,卷面更是至關重要。
      如果書寫美觀,卷面整潔,無疑就是炎炎夏日里的縷縷清風,作文得分平白高出三五分,五六分都不足為奇。而卷面不好,亂涂亂抹的文章,尤其是難以辨識、不堪卒讀的作文,閱卷者可能根本無心細看,就考慮打分了,當然分數你不難想象,大概率的40左右。
      在平時訓練中,我們可能對某學生說:“你這篇文章為什么只有45?如果找班上字寫得最好的同學謄寫一遍,一字不改,50多分沒問題。”這,一點不夸張!
      02流程二:看篇幅
      其次,是看篇幅。一份高考作文卷,赫然無障礙地躍入閱卷老師的眼簾,閱卷老師除了看卷面,也很快就能看到文章篇幅是否符合要求。
      如果篇幅就不達標,毫無疑問,這是大硬傷,你的作文分數不會高。好比應征入伍,你身高不足1.62米,直接就被刷掉了。因為老師會覺得你根本沒話可講,文字表達能力薄弱,你的作文當然也進不了閱卷者的法眼。
      比如,要求寫800字,某篇作文只有600字,按照評分細則,少50字扣1分,少200字扣4分,但事實上,如果內容沒有突出表現,大概率總分在38上下了。
      03流程三:看標題
      接下來,看的是標題,標題是作文的眼睛,此話一點不假。
      如果是命題作文,都一個樣,這個環節就省了,當然如果你沒寫標題,還是要扣除2分(給人丟三落四的不良印象,實際影響可能4、5分);
      如果是自擬題目,而你的文章標題起得符合題意,新穎別致,又有內涵,那么你的作文就大有希望往48分以上打了。
      04流程四:看點題
      再接下來,老師的眼睛就會在第一段里找,找什么呢?找你有沒有引題和點題!看開頭是否精簡、吸引人。如果開頭寫了半天,沒有點題,麻煩了,你就掉到二類文了,當然,老師不至于那么武斷,判你跑題(跑題是40分之下)。他還會接著看,如果你第二段第三段都沒點題,完了,二類文下也就是45之下甚至被判偏題了。
      如果你開頭點題做得好,而且還有些小吸引人的部分,ok,你還很有希望在一類文里。
      所以記得,全文至少有3到5次點題(扣材料)。且最好是明確點題。別信什么“暗合題意”的說法,一篇考場作文,還云遮霧繞,捉迷藏似的,你是在挑戰閱卷者的耐心。
      05流程五:看結尾
      再下來,老師會一段一段地繼續往下看嗎?
      no,這時,老師會把目光快速定位到文章結尾,看你是否完篇(最起碼有句號、問號、感嘆號等顯示文章結束的標志),最后一段你能否再次點題、總結、升華并且獨立成段。
      若完篇,且扣題,挺好,恭喜你。如果開頭結尾都不錯,那么你的作文可能在二類文上(45分以上)了。如果你結尾拉拉雜雜寫了一堆,抒情不到點上,只是為了堆字數,而你開頭又沒點題,那么可以肯定,老師的閱卷已經進入十秒倒計時了,而無需再細讀全文??赡軙侨愇囊簿褪?0分以下了。
      06流程六:看分段
      看了開頭和結尾,現在閱卷老師開始看正文了嗎?no,還不是。
      這時老師還會上下打量你的作文。
      會把整個卷子大致看一眼,看看你的分段情況,如果你分段清晰,錯落有致,那你又為自己增加了一些分數。如果你沒有分段,就中間密密麻麻寫了一大堆,老師的印象就會是:條理不太清晰,文章結構安排有問題。
      建議全文分6到9段為宜。不要超過10段,不要少于5段。
      07流程七:看正文
      一般判卷到這時候,作文好或不好,老師心里的預判分數都出來了,再下來開始看你的正文。如果是記敘文,你描寫生動細膩,抓住了人物特點,運用了修辭手法,如果是議論文,你邏輯清晰,有意識地運用了各種論證方法,那么,你的作文就大有希望上一類文。至于扣分多少,就看你的文章能否投老師所好了,這是有主觀因素的,但差別不會太大。
      好了,這就是整個作文的閱卷過程。記住一條鐵的規律:越是高分作文,老師看的時間越長。
      閱卷老師評分的6個標準
      標準1:標題能一眼看出與主題的關聯
      作文如果是自擬標題,那么擬題的第一原則是切題,即切合主題或話題,其次才是簡練、有新意和有文采。
      例如,2019年高考全國卷1作文——“勞動精神”,廣東等省考試院公布了滿分(優秀)作文,大多數佳作的標題包含“勞動”這一關鍵詞:《讓青春在勞動中綻放光彩》《讓心中燃起勞動之火》《以勞動書寫人生風采》《以小我之勞,筑大國之夢》《自我做起,永懷勞動之心》《重拾勞動熱情,共享勞動意義》《勞則生歡,勞則生慧》《尊重勞動,才有美好未來》,還有的標題意思和“勞動”相關,比如:《人生在勤,不索何獲》《一屋不掃,何掃天下》。
      標準2: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最好都點題
      點題形式多樣,既可以點出完整的主題(或話題、標題),也可以點出主題的關鍵詞,還可以把主題稍作改動但保留其關鍵詞。
      例如,2019年高考全國卷1作文——“勞動精神”,開頭就應該點明“熱愛勞動,從我做起”的演講主題,結尾也應再次點到“勞動”主題上。
      有些記敘文(特別是小小說類)的開頭可以不點題,但結尾一定要點。最好是正文也能提到作文材料里的關鍵詞。
      如作文《一道風景線》的首段才一句話:“母親下崗了。”它并沒有點題,但末段點題了:
      人們常說,世上有一部書是永遠寫不完的,那就是母愛。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一道最美的風景線,那不是別的,就是母愛!
      當然,點題不僅可以在文章首尾,也可以在文章中間,這樣可以使文章一直處于緊扣主題的狀態。
      標準3:文章最好分成六至九段
      文章分段最好是五到七段,最多不超過十段,不宜少于五段。
      首段和末段可短些,兩三行即可,中間每段可長些,七八行較好。單個語段盡量不超過200字。
      老師很不喜歡首尾各一小段、中間一大段的“孕婦肚”式分段,也不大喜歡兩三行就作一段的“滿天星”式分段。
      首段短才能迅速入題,末段短才能突出主旨;中間七八行作一段,是因為這樣長的段落能較完整地敘述事情的一個片斷。
      當然也不能絕對化,在行文過程中,根據需要在中間兩個大段之間插入一兩句過渡語并單獨成段,有時也會給人靈活和流暢的感覺。
      標準4:篇幅以超過規定字數50100字為宜
      比如題目要求“不少于800字”,那么考生不要只寫800字,而要超出50到100字,直觀地說,就是要寫到答題卡上“800字”標記下面二至五行。
      作文字數沒達到底線的,扣分絕對不只“每少50字扣1分”;字數剛達到底線的,也會給人一種“擠牙膏、湊字數”的感覺;而超出底線約百來字,會給人一種文章內容充實、行文游刃有余的感覺。
      當然,作文也不必太長,不必寫到答題卡的最后一行。文章寫得太長會花去許多寶貴的時間,導致沒有充足的時間復查前面的答案,而且在視覺上會給人一種塞得過滿、沒有回旋余地的壓迫感,費力不討好。
      標準5:題材上要寫自己真實經歷的事情
      比如,一個東莞的考生大段大段地寫發生在歐洲某國的故事,寫發生在祖國西北邊陲的故事,寫發生在上千年前某朝的故事,寫求職場上某大學生遭遇的挫折,都會給閱卷老師一個感覺——這個故事是從哪本雜志上抄過來的。
      也不要照搬作文題目中的材料,因為那只能證明作者文思匱乏。
      比如,中考作文的選材其實很簡單,基本上是以“我”為圓心,以“我”的活動為半徑來畫圓,要能突出作為初中生的“我”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感受。
      當然,寫“我”并不意味著“我”所經歷的一切都可以寫,也并非要原原本本地寫,而要有取舍、有變形、有重組地寫。
      考生可以將“我”不同時空的言行寫在一件事里,可以省略某個環節而放大某個細節,也可以將同學的見聞嫁接到“我”的身上。
      這并非“造假”,因為寫作(不包括新聞報導)從來都是“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”。經過藝術加工的文章,人物形象更鮮明,故事情節更生動,作品主題更深刻。
      標準6:文章立意要明確且正確
      考綱和評分標準對“立意明確”有要求,但對“立什么意”卻沒限定,只是要求考生感情真摯,寫出自己獨特而真切的體驗。
      這是不是意味著只要是真實的就可以寫呢?不是,中高考畢竟是選拔性考試,所以,作文要以謳歌生活中的真善美、宣揚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為基調。
      不是不可以批判社會,批判現實,而是要有理有據,比如2016年全國卷1的漫畫作文(批評“唯分數論”的教育弊?。?,就需要學生有批判精神,但切忌“無腦狂噴”“無理亂罵”,這會給人“越是無能,越是看不慣這個,看不慣那個”的感覺。利用中高考作文來宣泄對現實的強烈不滿、對教育制度的無端指責、對父母師友的厭惡鄙棄等不良情緒,或者在文中為自己追求刺激、貪圖享樂、逃避責任、危害公眾、缺乏公德的行為作辯護的,拿低分的風險很大。

      文章內容摘選自超然客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


      報名咨詢熱線

      4001860029